关键能力包括哪些能力

关键能力包括纵向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关键能力包括哪些能力1

纵向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第一是你接受教育所固有的专业能力,第二是在适应和掌握的所从事职业的能力。

职业综合能力

这里主要介绍国际上普遍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

从以下三方面可以体现出一个人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一是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二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三是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

2、方法能力

一是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二是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三是具备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

关键能力包括哪些能力
  

做事能力

中层作为行政中枢,要帮助学校实现发展愿景,将工作落实,把事情做好。作为中层,我们有没有扪心自问:我会做事吗?

做了中层后,有段时间我有深刻的感受:这件事没有实现效果,那个项目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为此我困惑了很久:明明是一项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课程或活动,为什么花了时间和精力,没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是顶层设计出了问题,还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纰漏?

后来我才意识到,要高效地完成一项工作,需要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巧,懂得一定的规律,遵循流程和规范。但长期以来,我并没有建立起很好的做事模型。

其实,做事的模型很简单,就是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这个闭环至少包括“计划—准备—实施—反思/总结—向上汇报/向下反馈—调整/优化”等六个方面。

其中,计划、准备、实施前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如有纰漏,都会导致工作达不到预期。但这三个环节往往不会有遗失,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后三个环节。由于没有反思/总结、向上汇报/向下反馈、调整/优化,导致计划、准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始终无法改进。

后来有朋友告诉我,形成工作闭环这种工作思维,和企业里的“高效PDCA”工作模式如出一辙。“PDCA”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验证)—ACTION(调整)”,这种工作模式反复调整,不断优化,最终会形成如“飞轮”般向前加速发展的态势,被称之为“飞轮效应”。多年以来,我尽量按照这样的思维来完成工作,收获巨大。

设计能力

除了要有做事的能力,中层还要有设计能力。学校将一个部门交给你,你就有责任和义务按照学校发展愿景主动思考,创新性地设计部门的工作。负责德育的要有活动,设计能力;负责课程教学的要有课程规划能力;负责教研的要有教研设计能力……

这种设计能力有三个阶段: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精彩。卓越的中层应当把撰写当成工作习惯,凡事有方案,凡事有计划,有利于理清思路,积累经验,总结方法,产生效果,留下工作痕迹。

一篇质量上乘的方案和规划,一定是把方方面面都写清楚,能让每个阅读者读后可以理解,拿来就能用,不需要再解释、说明、补充。

要写出质量上乘的方案和规划,除了写,还要学会用结构化的思维去设计。设计不应仅限于教育教学,我在学校的所有工作都是尽量的按照结构化思维进行设计。做中层的日子里,我做的最多的就是设计。各种各样的规划、各种课程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我逐步培养了结构化思维和设计能力。

创新能力

卓越的中层还要有创新能力。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一些工作前年是这样做的,去年是这样做的,今年还是这样做的。也就是说当一个方案确定后,大家容易陷入固定思维,不愿意改变。

我的做法是,任何一项工作尽量做到大的方向不变,但小的细节一定要变。

为什么要变?

第一,基于问题的解决。学校制订的任何工作规划、课程方案、活动计划等,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即使再完美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解决这些问题,就一定要变。

第二,基于习惯的变化。长年累月不变的内容,不变的形式,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会产生厌倦。一旦缺乏变化,再好的活动和课程都将丧失吸引力,效果大打折扣。

这时候,改变一些小细节,很可能带来大转变。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全面否定,而是调整优化。

具体怎么变?分享一个关于学校教学比赛的真实案例。

有一段时间的教学赛课,形式一成不变,就是各位老师自选内容参加赛课,然后学科教研,学校组织评比。这样的设计,其实没有什么设计感,也很难达成规定的效应,难以促进老师真正的成功。

后来我们做了两个方面的调整:

内容要有主题。每个学科每年围绕着一个教学主题选择教学内容,比如,语文今年可选古诗文教学,明年可选单元主题教学,后年可选整本书阅读教学……再往后可选某类型的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总之,每年每个学科要有不同的主题。

形式要有不同。老师不一定非得上一堂完整的课,可以是片段或微课程;不一定非得是同一主题下不同内容,也可以同课异构。疫情期间,上不了线下课程就换成线上,也是这个道理。

虽然仍然是教学赛课,学科、老师、每个学年聚焦的内容、形式、要求相同,但不同学年间比较又年年不同。而且可以按照规划进行合理排列组合,一下就活了。

关键能力包括哪些能力2

第一,这种表述是目前最合乎学理的表述。

《意见》把能力予以分层表述,合乎学理,而不是把诸多素养或者素质“一锅煮”。

从学理上讲,在21世纪,一个人一生中需要具备三类素养。

(1)共同素养中的基础素养,如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如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现代生活素养。

(2)共同素养中的高级素养,如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等。在21世纪,一个人只具备基础素养是不够的,只有具备这些高级素养才能应对21世纪的挑战。这些素养,也被称为“核心素养”或者“关键能力”,对应的是同样的英文词“Key Competencies”。所以,读者把关键能力等同于核心素养就可以了,免生误解。

(3)职业素养,从事某种具体职业需要具备的专门素养。医生、建筑师、会计师、教师等隔行如隔山,职业素养相差很大,且不能够互相替代。

《意见》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属于基础素养,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属于核心素养,职业能力属于职业素养。

《意见》的表述,层次分明,不仅区分了基础素养与高级素养(关键能力),也区分了专门的职业素养与跨界的`核心素养(不论从事什么行当都需要具备跨界的核心素养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由于职业能力主要属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本文不多关注。

关键能力包括哪些能力 第2张
  

第二,这种表述是当下最简明扼要的表述,真正把握住了“关键”的能力。

基础教育既要培育基础素养,也要培育高级素养,即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何为核心与关键?在基础教育阶段,《意见》要求培养学生的三种关键能力,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

需要注意的是,《意见》中的认知能力不是“基础性”的认知能力,不是记忆力,而是高级的认知能力,主要涉及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都属于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要求“有脑好好想”而不是有脑好好“背”。

思维是高级的认知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而不是机械简单记忆这种低级的认知过程。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属于交流能力,要求不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交流,都要讲道理,要“有话好好说”。

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本质上是自主发展能力,这世界变化快,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在职业生涯中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人需要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终生学习才能持续发展,要“活到老学到老”。

第三,这种表述是当前最切中要害的表述,突出了两大“超级素养”即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

这是我国政策文件中第一次把二者并列提出且精准表述,把握住了21世纪对于人的素质的核心要求,是非常可贵的。

笔者在2016年《中小学管理》本专栏的系列文章中,曾把诸多核心素养最后聚焦为两大超级素养即“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21世纪的社会更加复杂、变化更快、竞争加剧、不确定性增强,唯有“创新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创新能力是智慧(智商)的集中体现,意味着“聪明的脑”;合作能力是情商的集中体现,意味着“温暖的心”。

众所周知,全面发展永远正确,但是全面发展也要有重点,不能没有边界、漫无边际。世纪之交,各国都在探索人最为核心与关键的“素养”或者“能力”应该是什么,我国也不例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些表述都很好,但仍有改进余地,都没有《意见》的表述那样精准地聚焦于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

实际上,创新能力在表述上显然比创新精神好,而且,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交叉关系。

中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学生的素质中存在“结构性失衡”。亦即基础素养特别是基础知识的教育严重过度,而高级素养(关键能力)特别是“超级素养”的培育严重不足。《意见》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说清楚了到底何为关键能力,尤其是突出了两大“超级素养”;

说清了学生素质发展的重点,而且真正说到了点子上。这些表述既符合学理、符合国情,又有国际范儿,吸收了国际上核心素养研究的精华,真心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