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是否有暴露倾向

如何知道是否有暴露倾向,家暴,近年来越来越为人所知,而最近,由于余秀华家暴和某副教授被举报家暴长达 7 年等事件,“家暴”又频上热搜,那么如何知道是否有暴露倾向?

如何知道是否有暴露倾向1

(1)情绪失控时的做法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此时对方的心理问题会暴露无疑。如果当一个人情绪失控时,有破坏欲望,比如摔东西,弄坏物品,锤强,甚至伤害某人。

那么你要小心了,这正是他缺乏控制力的表现,请快快远离。

(一个人面对弱者的态度同样可以反映其内心深处的想法)

(2)注意他的三观

任何心理不健康的人,其思想也必定有问题。反过来,思想有问题,也会影响心理。

你要注意,对方是否赞同这样的理论:“为了达到目的,使用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暴力是解决问题很好的.手段”。

如果对方表现出来“是”的倾向,则其很有可能会隐藏有暴力倾向。

(3)观察对方的成长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80%的罪犯在其成长期间,都受到过暴力的对待,或接触过暴力的思想。

所以有可能的话,去多了解一下对方的成长环境。

如果对方成长于一个暴力的环境,或一个破碎的家庭。其心理出问题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对此你最好留个心眼。

(对了,最新的研究表明,暴力基因会遗传….)

(4)小心诱导性人格

有些心理会诱导出暴力倾向,所以对于这些人,你也要保持警惕。

例如:妄想型人格(整天瞎想),情绪多变型(控制不住自己),控制欲和占有欲过强(包里的前奏),自恋障碍(三大精神病之一),认知障碍(你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当然,这些本来也是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多数人也不会愿意和他们保持亲密关系吧)

如何知道是否有暴露倾向
  

(5)相信你的直觉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早就掌握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这种能力异常的强大,准确,但往往会被我们理智压制住。

如果你的内心中,对其隐隐觉得不安,觉得对方有问题。那么千万不要去以身试险,相信你的直觉。不要心怀侥幸。此时你应该做的,就是逃,拼命的逃。

答案1:“整棵树被雪淹没”

暴露倾向程度为★   在现在这个时代,你未免显的有点太保守了吧,甚至大夏天的,还总把领口的扣子扣的死死的,平时穿衣服就跟粽子一样。不是说你这样不好,但是...总该改变一下吧。

答案2: 选“大半都是雪”

暴露倾向程度为★★★   你的穿衣风格属于正常,大众风格。通常走在人群当中也显的很协调,不过在特殊的场合,偶尔小小性感一下也无妨哦。

答案3:选“沾到些许”

暴露倾向程度为★★★★   你的头脑中时常蹦出奇特的想法,在穿衣打扮上也喜欢想方设法让自己更出众一些,平常在家里,可能都不想穿衣服呢,小心走光哦。

答案4:选“树叶还没沾到雪”

暴露倾向程度为★★★★★ 没有什么好说的,天体营恐怕是你最想尝试的事情!

如何知道是否有暴露倾向2

不和谐的原生家庭更容易催生施暴者

心理学上往往认为,原生家庭会在一个人的内心埋下很多种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起成年后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在家庭暴力方面也不例外

我国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一项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者结合了社区和派出所提供的备案资料,对 252 名家庭暴力的施暴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招募了 300 名从未实施家庭暴力的人作为控制组,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原生家庭在多个方面都容易催生施暴者。

首先,研究发现一个经历过原生家庭的暴力行为的人,无论是亲身遭受过父母的虐待,还是仅仅目睹了父母之间的暴力,都更有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施暴者。甚至,童年期未遭受家庭暴力,只是目睹了家庭暴力的经历,与成年后的家暴行为的关联度是最高的。

国内外的心理学家认为,对儿童来说,目睹家庭暴力比受到虐待的长远影响是更大的,父母是儿童最主要的模仿对象,目睹家庭暴力对于还未形成正确和稳定价值观的儿童来说,更容易扭曲其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使用暴力的态度和道德判断,从而更容易施暴。

其次,研究还发现,原生家庭的成员之间亲密度低,关系疏离,彼此之间缺乏情感支持,更容易导致儿童长大后自己组建的家庭关系僵化,适应性差,从而提升实施家庭暴力的危险性。

因此,如果自己或对方的原生家庭不那么幸福,那么更应该去意识到这一点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从而开始着手去改变自己或给予对方情感支持,尽量预防家庭暴力的悲剧发生。

如何知道是否有暴露倾向 第2张
  

施暴者往往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国外有多项研究调查了家庭暴力犯罪者在各方面的特点,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调查了 308 名因家暴而入狱的男性的精神状况,发现这些人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酒精滥用(即酗酒)和药物滥用等精神障碍的比率高达 20 %~ 40 %之间,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例如 PTSD 的流行率为 3.5 %,酒精滥用流行性为 12 %)

研究者认为患有这些精神障碍的人可能是因为容易过度反应和自我控制能力缺陷,当发生家庭冲突时,就容易采取暴力方式来应对。

另外一项发表在《国际行为科学杂志》的研究利用现今学术界较为认同的大五人格模型来分析施暴者的人格特质。大五人格模型用五种特质来描述个体的人格,包括:

外向性:个体对外界刺激的需要程度以及获取快乐的能力,外向性高的人活跃、喜欢社交,外向性低的人更关注自身、较为文静

尽责性:个体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以及对行为的坚持,尽责性高的.人倾向于严谨和自律,反之则较为懒散和冲动;

开放性:个体对外界环境的认知风格,开放性高的人好奇心强、具有创造力,开放性低的人更趋于保守和传统;

宜人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宜人性高的人更为友善、有同情心,反之则更为自私、不易相处;

神经质:反映个体的情感调节能力,神经质高的人更情绪化、消极,神经质低的人更为冷静、放松。

该研究发现在五大特质中,神经质与家暴行为存在很显著的关联,也就是说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容易在家庭生活中实施暴力。

还有一些研究发现,81 %的家暴犯罪者都患有人格障碍,如偏执、反社会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等,也有很多重复施暴的人,其生活方式都相当混乱。

总的来说,施暴者往往都经历过原生家庭的暴力或患有不同类型或程度的精神障碍,日常生活中往往有着情绪极不稳定或生活混乱的特点,这些在与对方的交往过程中,往往能够发现蛛丝马迹。

这也跟余秀华家暴事件的特点一致,先是在直播期间,这种公共场合吵架,然后发文称丈夫对自己很好,就是脾气差,这些都表明了对方是一个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的人。

尽管原生家庭和人格特点等方面与施暴行为有着很大的关联,但并不意味着原生家庭不那么幸福就一定会家暴,一个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可以摆脱其束缚,情绪不稳定的人也可以逐步学会控制情绪,而作为亲密关系中的一方,在合理范围内,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帮助,也能够帮助对方变得更好,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进而避免家庭暴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