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触电与雷击急救措施

惊蛰触电与雷击急救措施,触电在人们生活中偶有发生,掌握触电后的急救原则,对及时救治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分享惊蛰触电与雷击急救措施。

惊蛰触电与雷击急救措施1

电闪雷鸣时,人在树下或建筑物下容易遭雷击。雷击和触电都可当即致死,轻则致伤。超过65伏的交流电压就会伤害人体,而高压电线落地,周围10米方圆内都会使人触电。闪电的电压可达1亿伏,击中人体,可使人立即碳化焦黑。

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危重,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一面紧急联系,就近送病人去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送病人去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

1、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无法关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杆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如挑不开电线或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应用干的.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流。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动鞋等。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2、若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3、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若发现其心跳呼吸已经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等复苏措施(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

直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惊蛰触电与雷击急救措施
  

注意:

1、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 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2、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3、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净的敷料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

4、碰到闪电打雷时,要迅速到就近的建筑物内躲避。在野外无处躲避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找低洼处伏倒躲避,千万不要在大树下躲避。不要站在高墙上、树木下、电杆旁或天线附近。

惊蛰触电与雷击急救措施2

一、症状

局部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出血、焦黑等现象。烧伤区与正常组织界线清楚。或全身机能障碍,如休克、呼吸心跳停止。致死原因是由于电流引起脑(延髓的呼吸中枢)的高度抑制及心肌的抑制,心室纤维性颤动。触电后的损伤与电压、电流以及导体接触体表的情况有关。

电压高、电流强、电阻小而体表潮湿,易致死:如果电流仅从一侧肢体或体表传导入地,或肢体干燥、电阻大,可能引起烧伤而未必死亡。

二、急救原则

1、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竹、木棍将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

2、对呼吸和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拳击复苏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如呼吸不恢复,人工呼吸至少应坚持4小时或出现尸僵和尸斑时方可放弃抢救。有条件时直接给予氧气吸入更佳;

3、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尽快呼叫医务人员或向有关医疗单位求援。用呼吸中枢兴奋药,针刺人中和十宣穴。在心跳停止前禁用强心剂。

惊蛰触电与雷击急救措施 第2张
  

三、预防

加强安全用电知识教育,定期检查维修电器设备,遵守用电规定,不能乱拉接电线,不能在通电的电线上晒衣物,不能接触断落的电线;雷雨天不要站在高墙上、树木下、电杆旁或天线附近。

惊蛰打雷到什么时候结束

一般来说,惊蛰后秋分前出现雷电天气是正常的,也就是春夏季节出现雷雨天气比较频繁。

由于空气对流的影响,雷电天气在惊蛰前和惊蛰后会逐渐出现,但到了冬季雷电天气会逐渐减少。一般来说,惊蛰后秋分前出现雷电天气是正常的。

“惊蛰”前后,由于地球湿度增大,导致近地面热空气上升或湿热空气北上的强烈影响和频繁活动,偶有雷声。从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物候过程来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开始的'时间早晚不同。云南南部1月底左右可以听到雷声,而北京的第一个雷天是4月下旬。“惊蛰打雷”的说法只符合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

一般来说,冬天雷声会少一些。在冬季,由于大陆冷空气团的控制,空气寒冷干燥。另外,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因此雷雨很少发生。但有时冬天天气温暖,暖湿空气影响很大。当北方偶有强冷空气南下时,暖湿空气被迫上升,对流加剧,形成雷暴,出现所谓“雷击冬”现象。

气象专家还表示,雷暴并不取决于气温本身,而取决于气温分布。也就是说,虽然冬季气温不高,但如果上下游温差达到一定值,也会形成强对流,造成雷雨。